会员您好,中国雕塑学会欢迎您!  [登陆]
会员官网 MEMBER ZONE
王 雷Wang Lei
http://wanglei.csin.org.cn
我的文章My Publications
何桂彦先生在“爻-王雷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”展览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
王 雷

谢谢洪亮兄和王雷的邀请。我对王雷的作品一直比较关注,从他早期到近几年的作品,都比较熟悉,而且,他的创作线索也非常清晰。当然,从这次中国美术馆的作品来看,能感觉到王雷是一个非常执着,非常勤奋的艺术家。刚才各位批评家的发言,谈到了许多角度,有些很有启发。如果从装置的角度讲,也是会很有意思。就其总体发展来说,中国装置艺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是“新潮美术”之中的模仿与建构时期。1985年劳申柏格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,这让中国艺术家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到西方的波普风格,以及以现产品为媒介的装置。1987到1988年间,装置开始大量出现。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有徐冰、黄永砯等。可以将90年代的发展作为第二个阶段。这个阶段有三个特点,一个是从当代雕塑领域逐渐向装置形态的过渡,代表性的艺术家有隋建国、展望、傅中望等;另一个是出现了一批主要以装置创作为主的艺术家,如林天苗、徐坦等;第三个特点是,中国海外兵团中蔡国强、谷文达、陈箴等在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几乎都是以装置形态完成的。与80年代中国装置艺术的发展来说,90年代的作品几乎摆脱了对西方的模仿,除了基本完成装置的语言与修辞体系的建设外,而且,主要以海外的艺术家为代表,还涉及到“中国身份”、“中国元素”、“中国牌”等因全球化语境所引发的文化身份与艺术策略问题。2000年以后的装置可以看作是第三个阶段。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方法论、对现产品的使用范围,以及作品背后的问题意识都已完全多元化。但有一个变化是值得关注的,就是在像宋冬、梁绍基等艺术家的作品,再没有那种标签式的政治符号,或者中国元素,也没有先入为主地捍卫自己的一种中国身份,而是通过最日常的一些材料,去传达中国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智慧。王雷的作品也有这种日常性,在材料与形式的转换中,也是十分智慧的。关键是,他有自己的方法论意识,作品能与中国的文化现场发生关系。当然,刚才几位批评家在发言中还谈到王雷作品中的“物性”,比如杭春晓认为,选用报纸这种材料,实质体现的是“话语权背后的东西”。但我认为,王雷作品物性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,那就是手工性,这种手工性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性的劳作,而是可以体现为一个过程。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,手工性、过程性、时间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,比如徐冰当年的“析世鉴”,邱志杰90年代初创作的“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集序”等等。2003年高名潞先生策划了《中国极多主义》艺术展,同年批评家栗宪庭策划了“念珠与笔触”展览,这两个展览都是在展现一种不同于西方艺术的一个特质——就是过程和时间背后的那种东方化的体验。在王雷的作品中,我觉得除了“物性”之外,还有“心性”的表达。因为看王雷的作品如果你不知道艺术家本人,也许就不会想到这批作品是出自一位男艺术家之手。你会发现他的作品的情感表达是很细腻的,不仅对材质很敏感,而且有一种“温度”在里边。而“心性”之于创作,就是在材料的表现上显现出的体验和修炼,所以在我看来,在王雷的作品中,“物性”“手性”“心性”是“三位一体”的。再有就是这批作品很好的制造了一个陌生化的视觉经验,即在这种日常物的转化中,给人带来了一种意外。再有就是此次展览的这个名字,对于王雷的作品有很好的契合,也是对展览的整个提升,我想这与策展人洪亮兄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谢谢大家。

何桂彦(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)

2014.6

页数: 共 1/1 页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
上一篇<<< 《嬗变 意象 (文/吕敬人)》 下一篇>>> 《邬建安先生在“爻-王雷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”展览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》
中国雕塑学会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