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 梁 换 柱 ——读王雷作品有感(文/邹操)
王 雷
初看王雷作品,观众会觉得非常有意思——一些用书籍、报纸、卫生纸等纸质材料编织的衣、物。它们可以观赏却不能使用,顿感亲切却又时而陌生。那么王雷作品的意思到底在哪里呢?从作品创作的形式来看,王雷试图在两种毫不相干的物质材料和属性中,去找寻它们的关联点,进而将二者之间进行某种物质化转换,这在他的早期作品《手织手纸》中就已经开始尝试了。从作品的观念形态来看,王雷前后期作品之间又呈现了某种递进式的关系。首先从功能学的角度来说,衣、物的功能在于使用,报纸、书籍的功能在于阅读,而将二者合二为一之时,它们自身的功能却似乎被消解掉了。但王雷的意图却显然未就此止步,在此基础上他又试图重构二者之间的关系。例如在作品《编职编造》、《“织”无不言》当中,他用《辞海》的内页和报纸重新编织了无法读解的一部辞典和一份新闻。而在作品《五彩衣裳》和《四条屏》中,他运用古代文人“文房四宝”的宣纸去编制士大夫的官服及其用红、兰、绿、黄四色去隐喻“梅、兰、竹、菊”的古代士大夫的文人理想和君子情怀。而作品《化蝶》则利用五彩宣纸固有的色彩,及其不同疏密的规律去书写和演绎《化蝶》的乐谱,使色彩和韵律、疏密和节奏完美有机的转化在一起。就总体而言,王雷的作品就是通过这种“偷梁换柱”的手法从而使作品呈现了某种是与不是,“非有非无,又非非有非非无”的东方哲学的智性因素。邹操(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,艺术家)2012.4
|